这次的公共马车事件,无疑是贾府面临的一次重大的外部威胁。
这种威胁的具体表现,就是皇帝对于他们生命财产的威胁,牛继宗等人的财产掠夺,以及外界舆论的重大压力等等。
从理论上来讲,贾府中人都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他们是个命运共同体。他们具有共同利益。本应该是荣辱与共的。
但是,在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不仅仅贾府是这样,其他的任何组织,都是这样。
即使他们具有共同利益,但是,作为其中的个体成员,也未必就会自动地倾向于为集体做出牺牲和贡献的。
其中每个人的行为取向以及行动的积极程度,实际上,是取决于他们对于两项要素的计算和取舍。
这两项要素,就是自己行动的风险和成本。
就风险而言,对于外界威胁的担忧,构成了贾府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障碍,有的人会害怕,有的人会逃避,有的人甚至会叛变。
就成本而言,贾府每个人都会算计,一旦这次公交马车的生意成功了,自己从中获得些什么?或者说,行动失败了,自己会失去些什么?
他们会算计,自己最终获得的酬劳,与他贡献出去的份额,是否匹配。或者算计,自己失去的,是不是能够承担得起。
这样的顾虑,决定了共同抵御外部威胁的行动能不能成为现实。
皇帝的圣旨确定了,这种威胁已经是不可避免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保证,贾府的人就会团结一致起来。
贾府中不同的人,依然可能因为个体的不同,承担的风险和成本的不同,每一个阶段承担的成本和获取的激励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象贾珉这样的,是在全力追求贾府的公共利益。
贾母会在大部分时候,追求贾府的公共利益。
其他人固然也会希望贾府挺过这一关,但是在具体的行动上,就会千差万别了。
有的会趁机谋求自己的私利,贾赦。王熙凤之流,就是完全干的出来的。那种想分家的想法,就是具体的表现。
象宝玉和姑娘们这些小主子,就是一种搭车状态,不管结局如何,我就是随波逐流。
甚至也不排除,贾府的主子和下人,还有会有跟牛继宗等相互勾结的现象。
即使是张才这个锦衣军的密探,也随着官家以至于皇上,对贾府构成了威胁。
贾珉到底如何对付这场危机,直到现在还对别人保密,就是出于这种担心。有些事情,若是叫人知道了,就不灵了。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即便是贾母这个掌家人,她在其中也是有着自己的算计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两件事。
一件就是事情失败后,推出贾珉当替死鬼的计划。
另一件,她跟谁也没有说,就连贾珉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在贾母到野渡居请求贾珉回府的时候,她实际还是暗中准备了另一个计划的。
在别的方法都请不回来贾珉的时候,就实行美人计。把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当中一个,许配给贾珉。
但是,后来贾珉同意了,这招她就不必要使出来了。
所以,要想达到真正的万众一心,共同对外的局面,其实是不可能的。
贾珉也从何来没有天真地期待,会有这样的时候。只要府里的局势大致稳定,他的决策能够贯彻下去,他也就知足了。
此时把下注钱给陪回去,就是出于稳定人心,凝聚共识的目的。
贾珉的最低目标是:我不要求你做多大贡献,但是,你也不要给我添乱。
公开惩罚王熙凤、宝玉,把贾蓉发配到野渡居去,都是这个行动中的一部分。
赔钱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一个诱饵了。贾珉要借此机会,钓出隐藏在暗中的力量来。
牛继宗他们现在已经是公开的力量了,皇上也是公开的力量了。但是,这次事件,牛继宗和皇上,只是这个事件的两端,还有中间的环节。
这个环节,就是以罗翰林和九门提督为首的官府中的推手了。
这部分力量,现在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他们的意图、底线是什么,还不是完全清晰。
此时给下人们赔钱,就是给他们一个借口,叫他们自己走到台前来。
贾珉给他们预设的行为逻辑是:你贾府既然在这个时候都能拿出八千多两银子陪给下人,为什么就不能把银子花在公交马车上?
因为皇上的这件差事,不仅是对贾府的压力,对于这些官场中人,也是个巨大的压力。
一旦贾府办不好差事,藩国的人来了,到时候戏演砸了,他们跟皇上也是没法交代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跟贾府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此前,他们却是把自己的利益跟牛继宗他们绑在一起的。这就是他们把自己的角色错配了。
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就是将来贾府把这件差事办好了,他们就在不用付出的情况下,对牛继宗和贾府两头通吃。贾府承担了全部的风险和成本,成全他们两家了。
在请回贾珉之前,贾府实际上已经默认了这种结局。但是,贾珉回来了,就不会让这种情况在自己手里发生了。
想叫我办好差事,行,但是,你必须也得付出些什么,甚至还要付出更多。既叫我办差,又叫我当冤大头,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