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军报的永旭帝暂时还没有吐血, 只是眼神阴沉得像在酝酿暴风雨, 十分骇人。他沉稳地传旨让内阁与其他朝臣进宫议事,转身扶着额头觉得头晕, 被近身伺候的太监扶住。
“陛下, 是否需要传太医?”
“不用。”永旭帝摆手, 自己站稳, “摆驾建章宫!”
太监总管裴方立刻去安排, 送折子来的是瑞和,他沉默地服侍着永旭帝换掉修仙打坐的道袍, 换上皇帝的九龙冕服。
前朝是如何议事的,后宫众嫔妃无处得知, 与贵妃娘娘一派的嫔妃自是惊惶难安,恨不得立刻与贵妃划开界限,声明自己与贵妃毫无交情。
贵妃娘娘在短短一天里就尝尽了人情冷暖,但这些都比不上被亲人背叛的痛苦。诚然, 她从来都很支持儿子争夺皇位,并且在后宫中经营势力, 为儿子增添筹码。她对儿子的支持, 对家族的奉献, 全都基于儿子与家族能给她带来更多的利益。
但此时此刻,儿子越狱了, 兄长领兵谋反了, 儿子会前往何处不言而喻。可是她呢?她一个深宫妇人, 就这样被遗忘了, 他们难道不曾想过,自己留在宫里会被如何对待吗?有一个越狱与乱臣贼子汇合的儿子,那个乱臣贼子还是她嫡亲的兄长,她会有什么好下场?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她并不觉得这是破釜沉舟的最后一击,她只觉得这是在送死,也是在送她去死!
“娘娘,圣旨来了。”
往常热闹的宫殿此时一片死寂,连宫人都离得远远的,只有亲信宫女还近身伺候着。
贵妃直起腰杆,眼神锐利:“什么圣旨?”
“裴方公公亲自来的,具体旨意奴婢不知。”亲信宫女也面露凄惶。
“伺候本宫梳妆吧。”
这一日,在骠骑大将军叛乱、二皇子于宗人府失踪的消息之后,傍晚宫中传出消息,贵妃娘娘被贬为庶人,封宫幽禁,无诏不得外出。
荣宠一时的贵妃就这样从高处跌落,让人唏嘘。
永旭帝与众臣商议后很快确定出征人选,粮草三日准备好,第四日就点兵出征了。
骠骑大将军以皇帝听信奸人蛊惑,信道修仙,滥食丹药,重用奸宦远离忠臣,疏远朝政,令奸宦当道、妖道肆虐为由,举着“清君侧”的大旗一路高歌猛进,战绩最盛之时一举下了大辰七州三府。
但到底因为举事突然,准备不充分,且檄文牵强不得民心——永旭帝在百姓心里,还是一个极好的皇帝的,大家都知道皇帝老爷在修仙呢,但这几年国泰民安,百姓的生活没有因为皇帝老爷修仙而变差,修仙就修仙嘛,他们也喜欢皇帝老爷活久一些啦。
仓促举事的边防大军,一开始的确有优势,后来对上平叛的三十万大军,就尽显颓势了,连终于与舅舅汇合的二皇子亲自带兵出战,都无法扭转局势。
京城发问罪诏,斥前骠骑大将军不忠不义,斥二皇子不忠不孝。
二皇子此时已经觉过味来,知道自己与舅舅都冲动了。可他们都已经回不了头了,只能咬着牙硬上。
这一战打了四个月,以平叛大军大获全胜结束。
叛臣前骠骑大将军死于马上,二皇子被擒,于夜里自尽于梁。捷报传回宫中,庶人张氏吞金自杀于长乐宫。
二皇子一派势力在这四个月里被陆续铲除,明面上为二皇子嫡系的闵侍郎也被逐出内阁,贬谪出京。
“顶多一任,我就能调你回来。”瑞和这么对他说。
闵侍郎出京的行李很简单,除了自己背了一个包袱,其他行李都由下人操持。
闻言,他笑了笑:“臣不愿再回来了,福能公公,谢谢你,也祝你能得偿所愿,登高望远。”
瑞和便也笑了:“承你吉言,一路珍重。”
就这样,闵侍郎背着妻女的骨灰与牌位离开了京城。
瑞和看着夕阳,念叨一句“残阳如血”,然后放下帘子,轻声说:“走吧。”马蹄哒哒,他靠着软塌垂眸沉思,在心里琢磨着永旭帝接下来会做什么。一连折了两个儿子,哪怕是时时防备着的儿子,永旭帝也会心痛的。
如果他再没有动作,这种事情只会越来越多。瑞和不敢自大到说大皇子、二皇子一派覆灭都是他的手笔,没有那么简单!他顶多算暗处一条无人防备的毒蛇,在关键时候咬了他们一口。夺嫡之争因为他的加入而变得更加跌宕起伏、无法捉摸,两大巨头失去竞争资格,其他势力相差无几的皇子为了斗出优势,一定会更加冒险。
永旭帝以前放任大皇子二皇子狼虎斗,未尝没有让他们二人震慑其他儿子的意思。现在失去最势大的两个儿子,永旭帝想怎么办?要么继续扶持某两个儿子去斗,自己稳坐钓鱼台,要么就立太子!绝了其他人的心思,还能保全大多数儿子。
就看永旭帝如何选择了。
永旭帝想了又想,决定立太子,立一个至少未来二十年都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儿子。这个儿子,必须选年纪小但看得出资质,能够教导成才的。第二,必须母族不显,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这样的话自己给他什么,他就只能伸手接什么,而没有胆子擅自出手去拿。
他将视线落在自己十岁以下的儿子身上。未满十岁的儿子只有七个,里面还有三个不满五岁。这些年他到底还是少入后宫了,较之以往更清心寡欲,年纪小的儿子真的不多。他叹着气将满足条件的四个儿子考察一遍,发现有两个孩子特别聪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