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帝看来, 勇毅侯够老实够忠心,妻子死了,长子死了, 仅剩的儿子没什么出息,与他也不亲近。倒是有一个女儿,打听来的消息说也是个贤良妇人, 现在正带着丈夫经营着勇毅侯给置办的铺子。怎么看, 都是做纯臣孤臣的好苗子,年纪也不小,快六十岁的人了, 够稳重,也不怕他霸着位置不肯挪。等勇毅侯到岁数老死, 自己也该培养出继任指挥使的人手, 此时让勇毅侯做镇南城护军指挥使最合适了。
瑞和也没想到自己能吃到这口天降的馅饼,一番表忠心后就走马上阵了。他将弩.箭军也编入镇南城护军里,加强了镇南城的安防。
又过了五年, 燕皇对不停逼迫他立太子的郑家忍无可忍, 他虽处死了孙承贺, 流放了孙氏一族, 贵妃也被牵连被贬为庶人,但他对孙庶人是真爱,对二人的孩子也满腔慈父之心。郑家不放过孙庶人及其孩子, 步步紧逼, 燕皇觉得自己的威信被不停挑衅,终于对郑氏下手了, 削弱郑家兵权。郑家起了反心, 将宫中的皇后偷了出来, 又偷走了宫中一个才出生不久的皇子,称是郑皇后所出中宫嫡子,要拥护那个孩子做太子,做皇帝。
大燕内战自此始。
又是数年内乱,晟国与大元趁机而动,边境冲突骤增。内忧外患之下,大燕有些支撑不住,同年国内邪.教也爆发起义,更是雪上加霜。燕帝身体不好,为了稳定民心,立了孙庶人即昔日孙贵妃的长子为太子,但这更加剧了郑家的反扑,郑家对孙贵妃的恨从未减轻过,眼见着孙氏之子成为太子,怒火更旺,再次发檄文称“通敌叛国罪人之嫡亲外甥不堪为太子”,“孙氏血脉不忠不义,低贱卑微”,又说燕皇为美色所误,轻忽国家大事,不堪为大燕皇帝。
多年动乱中,瑞和趁乱揽权,军权不停扩张。可这也没有什么用,晟国与大元联合越境攻打燕国,郑氏开门相迎,联军一路打进镇南府,连下几城逼近镇南城,瑞和奉燕皇出逃,越过天素江往北而去。
渡江之时,燕皇受惊且被江风所伤,得了风寒,一路高烧不止。仓皇出逃,太医院的太医也只带了几个,太医正都没跟上,说是病重起不来,如今还在镇南府中。几个太医轮番诊治,斟酌着开了药方,几剂药下去,燕皇的病情只稍微减轻,等渡江来到地面上,从大船换成马车,一路颠簸着燕皇的病情更严重了。
“朕、朕大概要不行了。”燕皇呼出的气都是灼热的,两颊有两团烧红,眼睛红润憔悴,他看着跪在身前的心腹重臣,口述遗诏,令太子继位为帝,几位重臣为辅政大臣。“太子,以后便托付给你们了。”
遗诏写好,燕皇虚弱地按下玉玺,然后朝着身侧招手。
跪在一侧一直在无声落泪的孙庶人跪行过来,哀恸呼唤:“圣人!”
燕皇握住她的手:“立孙氏为皇后。”
孙庶人瞪大双眼,眼泪哗啦啦地掉,她感动极了:“圣人您、您到现在竟还挂念着妾,妾舍不得您啊圣人!”
燕皇嘴角微微扬起:“那你便跟我一起走吧。”他看向托孤重臣们,“让皇后给朕殉葬。”
孙庶人脸上含泪悲伤的神情瞬间凝固。
不管孙皇后再如何不情愿,她也只做了三天口头上的皇后,没有册封大典没有皇后金印,忐忑心悸,惶惶不可终日。等燕帝驾崩的钟声响起,她颓然跌坐到地上,她看着这简陋的临时行宫,莫说比不上她当年的贵妃宫,连当年她刚进成王府做侍妾时居住的屋子都不如。
当初哥哥的话似乎还在耳边,哥哥说,孙家衰败了,如果她能够得到成王的宠爱,那么孙家能够东山再起。
“有正妃了又如何?你莫要看你现在只是个侍妾,来日必定能成为夫人,成为侧妃!”她成功成为了侧妃,成王为了追逐帝业举旗反了,那时大哥的眼睛像亮着两簇火。
“以成王对你的喜爱和外甥他们,等他称帝你最少能得个贵妃!你信大哥,大哥还会让你做皇后!”
“皇后啊皇后,皇后……”她呢喃着,露出苦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房梁。
等报信的宫女含着泪急速奔来,喊着“皇后娘娘”推开门,迎面看到的就是一双挂在半空中半旧不新的绣花鞋。
“皇后娘娘!”
太子在北地登基,一应流程都简化又简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北地只有一座修建到一半的行宫,还是数年前的孙承贺负责建的,等他死了,这行宫修到半途也就中断了。此番北上,也只有这座行宫能勉强接驾。
新皇匆匆登基,战事失利的消息就不停传回来,几道防线都陆续失守,敌军已经逼近天素江,渡江之日就在眼前。
瑞和成了辅政大臣,手中又捏着近一半的军权,在几位辅政大臣中话语权不少。
是夜,几位大臣秉烛夜谈,探讨今后的路。
说实话,情况不容客观。
“先皇对郑家的打压……错了。”瑞和开了个头,定下基调。
这话燕皇在世时没有人敢对他说,可谁不这么想呢?若不是大燕内乱,彻底将郑氏推到对立面,大燕还不至于落到如此四面楚歌的地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