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忠细致地看完那一份份的军报,并且立即做出指示,而传令兵也在不断奔走传达。
当王尽忠这里忙碌时,刘愿将中原赈济灾情的情况汇报给了王尽忠。
此时刘愿对着其道:“王大人,如今京畿之地的灾情已经得到控制,而我们永兴军路也已安定无事。”
王尽忠听了,不觉有些欣喜。
接着他对刘愿又道:“等到大军稍后剿匪得胜归来,我们召集全部将领在县衙后堂举办一次酒宴,也算是慰劳一下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军们。”
刘愿也是点点头,而后与王尽忠一起等着捷报。
不久后,传令兵再次走进县衙的堂内,对着王尽二人禀报道:“二位大人,前线大捷,此次入山剿匪共剿灭贼匪二百八十人,生擒贼匪三十五人……”
军卒报完,王尽忠拍案而起,对着这个军卒道:“甚好,果然不负我望。”
可此时刘愿却也问道:“那我军伤亡如何?”
“我军伤亡近百人。”
此时王尽忠的表情瞬间变得凝固起来,他没有想到区区剿灭个山匪也能有如此多的伤亡。
可不管怎么样,毕竟也是大胜。
接着王尽忠屏退了这个军卒,对着刘愿道:“你给厨房说一声,让他们多做些采肴,并且将我珍藏的几坛好酒都拿出来,此次我要摆宴庆祝一番。”
刘愿应诺后,便去后厨吩咐了。
接着厨房内开始忙活起来,而城外指挥剿匪的校尉们也陆续返城,而后都纷纷来到县衙中,给王尽忠交差。
不一会儿后,堂下坐满了人,而王尽忠也从后衙走出来,看到济济一堂,便道:“诸位倾力剿匪辛苦了,如今我已摆下宴席,请诸位将军享用。”
等到王尽忠说罢,其中有个校尉却道:“王知县,此次剿匪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军士百人牺牲,在下觉得应该厚抚其家眷,顺便也要厚葬。”
当然对于这点,王尽忠也有些想法。
毕竟这些人是为民众而死,其意义重大,如果草草了事也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于是王尽忠当即点头答应要厚抚战死的士卒们。
而后这才将刚才的气氛给平复下来,校尉看着酒席都摆设好了后,便开始畅饮。
正当县衙内众人都其乐融融时,外面有个军卒想要进来,却被守卫门庭的军卒拦住了。
而后此人对着守卫的军卒喊道:“我有急事要见王知县,请你们让开。”
此人的喊声也惊动了里面的王尽忠等人,于是王尽忠命此人进来。
而刘愿一看后,正是张蚝。
张蚝走到堂外,立即施礼道:“诸位大人,此次剿匪我们抓到了那么多的俘虏,在下以为是要善待这些人的。”
张蚝说罢,似是一语惊人。
许多的校尉们立即对着张蚝呵斥道:“张蚝快退下,这里还没有你说话的份。”
可张蚝如此大胆直言,却引起了王尽忠的关注。
对于那些被俘的贼匪,按照众将的协商是要被斩首,以示百姓的。
可此时竟然有人替那些贼匪说话,而且还是军中的将士,也算是石破天惊了。
可此时张蚝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此时刘愿看到后,立即为张蚝辩护道:“张蚝也是极富有同情之心,毕竟那些上山为匪的人中也有无可奈何的。”
此时所有的校尉都是一片哗然。
这下由于刘愿也替张蚝说了好话,王尽忠对着所有的校尉们道:“诸位,张蚝的意见值得深思,而且依我看那些人如果承诺不再为匪的话,也可以将那些人无罪释放。”
王尽忠说罢,这些校尉们才有了同情被俘贼匪的想法。
于是渐渐地众人达成一致,准备将想决心悔过的被俘贼匪予以释放。
张蚝又向着县衙外退去,俄而刘愿也从酒席中离开,迅速追上了张蚝。
此时他对着前面疾走的张蚝喊道:“张壮士留步。”
这下张蚝才转过身来,一看是刘愿,便立即拱手道:“原来是刘大人,失敬失敬。”
而后两人坐在一处酒楼上,相对坐着开始闲谈。
刘愿对张蚝的身手与刚才的气度很是钦佩。
此时他便道:“你虽是一介武夫,可却有不同于常人的气度。可是有件事我不得不向你言明,如今大宋已经不可能与夏国再有大规模的战役了。”
其实刘愿的意思是之前朝廷与夏国签订了庆历和约,就算是真有战役摩擦,也只是小规模的侵扰。
而张蚝一心想要在战场上立大功的愿往也不太可能了。
刘愿说到此处,张蚝也明白了,他便问道:“那刘大人觉得我该如何?”
刘愿便回道:“你是我招募来的,我一向十分重视你,不久后我就要离开肤施县南下了,你不如随我一起南下,凭你的身手可以去汴京参加武举。一旦考中,就会被直接擢拔为武官。”
张蚝此时内心也有些波动,而后他对着刘愿道:“刘大人所言,我自会给你一个答复的。”
此时刘愿见张蚝也不能迅速答应,他便只能道:“好吧,我给你一定的时间。如果想好了,可以直接来县衙找我。”
此时张蚝又施一礼,而后与刘愿走出了酒楼,张蚝直接回了军营,而刘愿也回了县衙。
此时的县衙正堂中,校尉们已经是喝得酩酊大醉,连王尽忠也有些醉意了。
而后刘愿看到王尽忠被衙吏们扶着回了后衙歇息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