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初晴,秦虎一行大摇大摆前往漕运码头。
秦虎、老臭虫、窦和尚、黑面兽鲜衣怒马当先,两顶大轿在后,林枫晚、大荷共乘一轿,蒯叔、丘十一乘一轿。
黯然销魂楼三个人目标明显,因而全部在轿子中不露面,以防被江湖上的探子点相。
码头上十几条艘官船货物装点完毕,一百多名押运官兵披甲带盔,刀枪整齐,正在列队分批登船。老顾、一名校尉及两名队正打扮的军官站在码头前头远远相迎。
那名校尉姓齐,在杭州大营曹达将军账下听命,与秦虎打过几次照面,算得上熟面孔。秦虎下马施礼,拉着那校尉的手寒暄几句,顺便跟老顾打了个招呼。
齐校尉素知秦虎在杭州府能力通天,既是知府的心腹,又是曹将军和各位大人密友,指不定背后还有京里的势力,不敢怠慢,笑道:“平日里来往少,今次难得秦大人亲自押运,大伙儿正好亲近亲近。”
当下简略地介绍众人的安置,十五艘官船,头尾十艘主要安排押运的兵士,装运沉重的税银,由两名队正领队。
另外四艘装运各类奇花异石,南方瓜果等体积较大货物,只少许兵士监管。
中间那艘大船由客船改装,主要装运各类珍奇宝贝,以及京城各部、各个枢要大人的私货,由齐校尉带六名亲兵以及押运吏亲自坐镇,因为货物不多,空间阔绰,秦虎一行便安排在此。
大船一层由齐校尉和亲兵把守,二层有几个客舱,正好安排尊贵的客人。
秦虎见他语气中带了些巴结的味道,也不点破,说道:“叨扰叨扰,有齐兄和诸位兄弟护送,必定一路畅顺平安!”
随即走到第一顶轿子前,恭声道:“请公子登船。”
老顾和几名军官心想:大名鼎鼎的秦老虎都礼重如此,轿中不知何方大人物也。
但见轿帘一掀,首先出来一个胖大丫鬟,五大三粗,状若巨汉,众人不禁眉头一皱,心道:好丑的丫头!
跟着林枫晚施施然下轿,众人登时呼吸一滞,心道:好个翩翩佳公子!
林枫晚貂领狐裘,一袭白衣,手戴碧绿玉戒,足蹬金丝绣线长靴,雍容华贵,气度高华,如鹤立鸡群,令人不可逼视。
他环视一圈,微微一笑道:“累诸位久候了!林某久居京城,素闻江南风景绝佳,人物一流,今日果然无虚。在下归家心切,有劳各位大人悉心安排护送,在此一一谢过。大荷!”
胖丫鬟应了一声,林枫晚道:“出门匆匆,略备薄礼,望各位大人笑纳。”
胖丫鬟给齐校尉、两名军官、老顾每人递上一个锦盒,齐校尉飞快地打开盒子一张望,见是一把金叶子,赶紧合上锦盒,笑不拢嘴,连连称谢。
林公子出手大方,每人得了便宜,个个心喜,人人奋勇。
众人登船。林公子、胖丫鬟自然安排在二层最大、最舒适的那间客舱。秦虎、蒯叔、丘十一挤一间,老臭虫、窦和尚、黑面兽挤另外一间。
安顿完毕,秦虎掏出两封书信,交于老顾,嘱托他一封送与裴知府,一封送到某街某巷小酒馆,找一个叫秀姑的老板娘。老顾拍着胸膛,满口答应。
诸事齐备,十几艘艘官船扬帆起航,浩浩荡荡沿着运河北上。顺风则升桅张帆,逆风或无风则摇橹划桨,遇河道水浅或狭窄处,则雇用纤夫拉船,船速不疾不慢。
自杭州出发,经苏州、江都、江阴、山阳、泗州、宿州等地,途经淮河、汴河入京,大约两千多里,顺风顺水约莫需七八日,入冬后部分河道水浅,兼之北风肆孽,天气寒冷,船速放缓,约需十余日。
船队白天行船,夜间泊岸,官船船头打着“漕运”、“官船”、“回避”等牌子,船头及船舷两侧站立威武的士兵,好不招摇,沿路小船、小艇、私人货船、客船纷纷避让。
天朝河运海运发达,造船水平高超,远胜北莽、西凉、东面几个海国以及南方诸屏藩。漕运便成为维系帝国运转的根本。
而运河,则是帝国的命脉,京师及边境重镇的粮饷供应,国势的兴衰,均悬系于运河。
京师处于四通八达之地,诸河汇聚,漕运便利,四条河道分别从东南西北向京师输送物资,其中尤以汴河为重,先皇之时,曾曰:仰给在此一水。
前任宰相又有名言:盖本朝国运,以漕运为本。
每岁通过汴河运往京师的漕米,多达六七百万石,鼎盛时超过八百万石。
除漕米外,运河每岁北运大量的银、钱、帛、茶、瓷、药、其他日用品,数目庞大,单单南方诸路上贡的白银,便占了朝廷全年白银的八成以上。
粮食、钱帛除了供养京师皇族、百官、百姓及京畿周围数十万禁军,其中一部分运往京西、京东、河北等地,以满足边防之所需。
每逢战端启动、边境告急或者漕运高峰时,运河上的大小船只如同过江之鲫,来往不绝,蔚为壮观。
为确保漕运,天朝官营船场每年打造大量漕船。两浙、江南、江西、荆湖等路年造船量超过三千只,但仍不足以满足需求。
官船不足便强行征用民船,雇舟差夫,不胜其弊,民间多有自毁其舟、自废弃田者,此乃天朝所谓安定与繁华下,民生多艰的一个小小缩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