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杀戮之后,陈霸先终于在将士们拱从之下进入了虽然残破、但仍象征着南朝最高权力所在的建康台城。
不过眼下还远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刻,接下来的考验只会更加严峻。正如王僧辩所言,一旦他死了朝野必乱。
如今的南梁内部早已经是四分五裂,只凭王僧辩一层薄纱似的勉强笼系在一起,如今就连这么微薄的一层联系都失去了,内部的分裂也是必然的。除此之外,外部也有虎视眈眈的敌人,他们也不会坐视南梁发生如此剧变而无动于衷。
总之,接下来的局面仍是危若累卵,如果陈霸先不能顺利妥善的逐一加以解决,那么他就将会是南梁最后的乱臣贼子,永远的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正因如此,陈霸先也要想办法拉拢一切能够拉拢的力量。在确定城中王僧辩的直系亲属们都被杀戮一空之后,他便开始勒令将士们不得再随意杀戮、扰乱城中秩序。
除了针对王僧辩一家赶尽杀绝,陈霸先对于其他人可谓是仁慈有加。除了约束将士不得在城中闹乱劫掠之外,对于一众文武官员也都多有优待。
前青州刺史程灵洗驻兵于张公洲,得知石头城有变之后,当即便统率所部军队渡江来救,与其后到来的周文育在石头城西频有交战。因其仓促来援,军容未整,结果屡战屡败。
正当周文育想要乘胜杀入、将程灵洗一众尽诛于江畔的时候,陈霸先却加以制止,旋即便派遣使者前往程灵洗军中力陈自己此番起兵只为公义、非为私怨,所欲诛除者也只是王僧辩一家而已,对程灵洗进行劝降。
不只是这些掌兵将领,当陈霸先入驻台城之后,内苑的伪帝萧渊明也知晓了城中发生了什么变故,忙不迭战战兢兢的遣子萧章入陈霸先军中请降。
陈霸先虽然一直不赞同迎立萧渊明为帝,但也没有趁机诛杀其人,而是派遣人马先将萧渊明礼请出内苑、暂且安置于台城之中,然后又亲自前往太子宫中,将梁元帝之子、皇太子萧方智恭迎回内苑。
陈霸先这一番克制又有礼的举动,对于骤遭大变、正自惶恐有加的建康士民颇有慰藉之效。而且朝廷内部本身便不乏对萧渊明为君多有微词之人,当知晓陈霸先此番入朝是为拨乱反正之后,心内也都生出了对于陈霸先的拥戴。
之后陈霸先又在台城召见百官,将王僧辩父子尸体公示于众,而后发布檄文,痛斥王僧辩把持朝纲、倒行逆施的各种罪状,并一再向群臣百官表示此番刀兵所指唯有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亲党故僚一概不加滥罪!
在将城中局面初步稳定之后,陈霸先又让已经搬出内苑的萧渊明自表退位,然后便派遣亲信将之送出台城、返回城中官邸严加看守。旋即陈霸先便率领文武百僚奉表向萧方智劝进,并确定在两天后便举行登基大典。
在将此番自己入朝勤王的大义名分确定之后,陈霸先才又开始分布其他的事务。
首先第一点便是要遣使通告北齐,他此番入朝并非是为了与北齐交恶,只是因为王僧辩有谋篡之心,所以要加以诛除,至于北齐与南梁之间的盟约,南梁方面仍然会遵守奉行,仍然向北齐称臣、自为藩属。
虽然和北齐之间的互动是陈霸先与王僧辩反目决裂的重要原因,但陈霸先自知眼下稳定国中的形势才是最为重要的,决不可因为一时意气而继续激怒北齐,给其国大举来侵的正当理由。
至于西魏方面的合肥那里,陈霸先也遣使告变,当然不是为的请盟求和,毕竟双方是有着杀君灭国之仇,如果陈霸先刚一上台便要向西魏请降,那他不免也要落入王僧辩那样的道义困境,非但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反而会遭到异己群起攻讦。
此番告变是以请求归还元帝尸首为由,实际上则是将南梁方面的变故对西魏方面略作通知。一方面陈霸先并非元帝旧僚,而且还与荆州军府有所合谋,上台之后待到局面稳定下来,也并不会有与西魏对抗到底的道义负担,彼此间有着寻求合作以抗齐的空间。
另一方面则就是希望西魏不要因为南梁如今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而错估南梁内部局势,从而再继续发起进攻,旨在告诉对方,这里变中有序,没有什么便宜可占!
对外的态度确定了一个大体的基调之后,便是针对内部了。朝廷中的文武百官自然是要大加笼络,借着废立君王的机会进行官爵封奖,让大家都认可这样一个新局面。
比朝中人事更加复杂的便是地方上的势力纠葛,尤其是王僧辩的嫡系力量。
如今王僧辩的弟弟王僧智为吴郡太守,王僧愔为豫章太守,儿子王颁为南谯郡太守,女婿杜龛为吴兴太守,各自也都拥有数量不少的武装力量。也正是因为王僧辩的嫡系武装分布诸方,才使得京畿守备空虚,枝强干弱,从而让陈霸先袭击得手。
这些都是王僧辩的亲信死忠,没有招抚劝降的可能,那也只能加以诛除。至于其他诸方势力,则就仍以安抚笼络为主。
像是如今正在江州争斗不休的王琳、侯瑱等,陈霸先便加王琳以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并且都督荆、湘、衡、郢、江五州军事。至于侯瑱原本的江州刺史职位仍然保留,并加巴山、庐陵、南康、临川等诸郡军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