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周围不少村民都跑去文安村等被征收的田地里干活。
就在朱棣入京七日之后,一架马车自宫中驶出。
马车上只有十几名身穿制服的侍卫,一眼望去,就知道这些侍卫都不是普通的侍卫。
车队一路向南边驶来。
“马铃薯和地瓜的销量这么好?这种时候还能播种?“……”
坐在一辆马车上,朱棣对着太子说道。
两人坐在一辆普通的马车上,显然是大明最尊贵的人。
锦衣卫的人都穿着普通的衣服,只有寥寥数人。
就算是朱高炽,也不知道这片区域到底有几个人,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如果有杀手,他和父亲身边一定会有大量的侍卫。
“父亲,你能做到吗?……
朱高炽有些无语,他的父亲,这是他的三个问题。
在南方,地瓜是一整年都可以生长的,现在正是最好的季节。
如今恐怕已经有很多了。
“我只是担心而已,而且这么高的灵药,古往今来都没有听说过,实在是有些奇怪。”
“父王此言差矣。”
“为什么要有天赋?人类的每次发展,不就是学习发明新事物吗?
这也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
“我把它叫做‘科技’。”
朱高炽纠正道,他能明白朱棣的心思,因为他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科技?什么是科学?“……”
朱棣不解的说道,为什么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科技?
如果他早知科技的威力如此之大,他还不如把自己的科技开发出来呢?
“科学是以可验证的方式,对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可验证的、有秩序的认识体系。”
“父亲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推动人类进步的东西。”
“大明的经文、农学,任何对大明有利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科学。”
“如果大明能大力发展科技,说不定以后就可以飞黄腾达了。”
朱高炽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但是从他父亲的表情来看,他就明白,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朱高炽认为,凡是可以推动大明帝国发展的学问,都是一门学问。
朱棣一脸的震惊,这是他的亲生骨肉吗?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看书,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天赋异禀。
不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好吧,在你看来,这个科技真的有用吗?“……”
朱棣忍着心中的好奇,飞天遁地?这不是扯淡吗?
你这样说,会被天打雷劈的。
“当然,就拿这支火绳枪和那块混凝土来说吧。”
“如果没有科技的帮助,它是如何诞生的?”
“只有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才会有无法做到的事情,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那就证明了我们的科技还没有发展起来。”
朱高炽一脸骄傲的说道,他想起了未来,太空堡垒,航空母舰,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如果大明也有这样的武器,岂不是说,一群拿着武器的歹徒,冲进了一所小学?
朱棣将信将疑的望着自己的儿子,欲言又止。
但这也太神奇了吧。
就在朱棣和王冲有说有笑的同时。
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发现皇帝不在皇宫的那一刻,整个皇宫都沸腾了起来。
他连忙去了东宫,想要看看自己的儿子,却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
那些文武百官的脸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神色,这是要把他们都给治好了吗?
皇帝陛下自从继位以来,只出了一次京,这次他进京没多久就失踪了。
这一幕有点眼熟,就在不久之前,曾经有一个人出现过。
“蹇先生,现在皇上和王爷都不在,我们还是赶紧去把他们找回来吧。”
夏原吉看着蹇义,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夏先生稍安勿躁,这位朴吉不是说,皇上和皇子已经离开了京城么?”
蹇义淡淡的道,他已经见识到了这种情况,也不像一开始那样紧张了,而是习以为常。
“没错,有了皇帝和王妃在,应该不会有事的。”
金忠神色平静,他的心态明显要好于王冲。
“皇上和皇子都不在,这朝堂上怎么办?作为大明大臣,我们应该清楚他的行踪。”
夏原吉见两人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顿时就不乐意了。
“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就交给内阁去办,有什么大事,就等一天再说。
王易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们三人今天来,就是为了向皇帝请示一些事情。
所以,他必须要等到明天才行。
“其实也不是很着急,我只是不放心你和皇兄。”
“咦!这两个家伙居然不着急?
夏原吉见两人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由问道。
“夏先生要赶紧习惯,毕竟,他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祝义一把抓住夏原吉的胳膊,转身离开了王府。
“夏先生,晚辈先走一步。”金忠抱拳说道。
夏原吉站在原地,一脸懵逼。
自己只是跟了皇帝陛下一趟,这才过去了多久,他们的态度就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
而且,这是怎么回事?
皇帝和皇子出京,这还了得?
怎么这么镇定?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他们连命都没了。
夏原吉沉吟片刻,也是转身离开。
两人都不急,他还担心个屁啊。
而且,他的名气和阅历都要超过他。
夏原吉已经看淡了,慢条斯理的出了皇宫。
留下一群站在不远处的宫人和太监,一头雾水。
与此同时,朱棣带着一群人,已经抵达了文安村。
文安村的后方,就是朱高炽一手建立起来的一个野战军,专门负责地瓜和马铃薯的安危。
防御部队。
朱高炽并不认为这只是一种庄稼,也没有必要派大军驻扎在这里。
驻守在这里的士兵只需要照看就行了,附近的人都会明白这里是皇宫。
有了经营。
谁要是敢来捣乱,那就是找死。
但这种方法,大多数人都是不会去做的,还是用别的方法比较好。
朱高炽下了马车,放眼看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到处都是番薯。
地瓜幼苗是新种的,一个地瓜就能种下好几棵。
因此,地瓜的面积很大,一望无际,只是每隔数百米就有一名战士在监视着。
朱棣带着几分兴趣,走到了那片药田之中,开始打量起来。
“父亲,这里种的都是地瓜,再过四个多月,就能结出果实了。”
朱高炽最近也在钻研农事,而国子监的农科老师们,也在做着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他有信心,将来一定能让大明研究出更多的作物。
“这么点地瓜,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收成?“……”
朱棣望着眼前这一大块田地里的地瓜,还是有些不相信。
如果有这么多的粮食,大明只需要数年时间,就可以养活自己。
这个中华数千年来的问题,终于可以迎刃而解了。
喜欢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请大家收藏:(www.hltxt.com)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华龙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